当前位置: 首页 > 要闻

贵州客车经营权纠纷案 经营权归属争议难解

【核心提示】贵州清镇市客车经营者张生国与挂靠企业佳隆公司的经营权纠纷,历经诉讼一审、二审、再审均败诉。当事人表示,其提供的多份书面证据显示车辆及线路经营权属于本人,但法院判决书未采纳关键证据,并认定公司单方面解除关系的"会议纪要"有效。事件暴露出客运车辆挂靠经营中的权责模糊问题,而司法裁判中对证据链的认定差异引发当事人质疑。

经营权转让背后的承诺与争议

2013年3月17日,佳隆公司未阻止车主杨某敏将贵A41048号客车及线路经营权转让张生国继续经营,而是作为见证人,收取张生国15000过户费及350元手续费,并发出《告知书》告知张生国,客运车辆过户(转让)经营,是主管部门和公司允许的,且约定了经营到期后的相关事宜,明确张生国转让客车经营合理合法,张生国才正式与杨某敏签订《车辆转让协议》,并支付了4.88万元转让费接手该车经营。

2017年4月24日,客车出现故障无法驾驶,距强制报废期仅剩42天,已经失去维修价值,公司在没有派工作人员去修理厂查看的情况下,不但拒绝张生国报废更新申请,而且以“不给客车申请线路经营权”胁迫其继续经营,张生国无奈上访维权,经政府部门调解,佳隆公司口头承诺"报废更新后的客车由张生国继续经营",但事后佳隆公司以"上访违规"为由解除关系,拒绝履行承诺。

关键证据链与司法认定存巨大反差

张生国诉讼中提交的6项书面证据,包括《承诺书》《告知书》《转让协议》等,共同证明车辆及经营权实际归属自身,且公司收费行为与"承包经营"主张矛盾。而佳隆公司提供的行驶证、运管行政许可等材料,则强调其作为登记主体的法律权利。

争议焦点在于:

《承诺书》效力:法院判决书未提及该证据,但该文件直接涉及经营权归属的核心约定;

"会议纪要"真实性:公司称2017年6月6日开除张生国,但其6月16日仍缴纳管理费,直至6月26日独立完成车辆报废工作,领取客车报废款,明显时间线存在矛盾;

3、上访合法性:无证据证明张生国上访行为违法,但法院认定公司解除关系"合理合法"。

行业痼疾:挂靠经营权责模糊埋隐患

我国客运行业长期存在车辆挂靠模式,实际经营者与登记主体分离,易引发权属纠纷。本案中,佳隆公司作为挂靠企业,既明确张生国是转让(过户)经营,又主张其是"承包关系",暴露出规则模糊地带。而上访维权行政部门调解结果未被企业履行,也折射出此类纠纷的解决困境。

判决结果引发当事人质疑

张生国对判决提出质疑:为何提交到法院的关键证据《承诺书》没有出现在判决书中?公司单方面"会议纪要"无通告记录,且与缴费、报废行为时间矛盾,为何被采信?若车辆早已被公司收回,其如何完成报废并领取残值款?

【结语】本案折射出中小企业与个体经营者间的契约执行难题。公众期待司法机关事实认定中更透明回应证据冲突,而行业也需反思挂靠模式的法律风险。截至发稿,张生国表示将尝试其他法定救济渠道。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云南法制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近年来,安徽交控集团以交通建设为纽带,积极打造高速公路服务区新业态新场景,串联山水人文资源,赋能交旅融合高质量发展,让“交通线”变身“风景线”,持续释放绿色发展新动能。4月24日,在黄山市祁门县凫峰镇境内的德上高速皖赣项目率水河大桥建设现场[全文]
    2025-04-28 23:42
  • 4月24日上午,四川南充多个社交平台和部分微信群有消息称,南充嘉陵区警方抓到拐卖儿童的人贩子团伙,相关消息随后引发广泛关注。24日下午,红星新闻记者从当地警方获悉,网传警方抓人贩子团伙的相关消息是谣言,这是警方对某刑事案件的犯罪嫌疑人进行集[全文]
    2025-04-26 12:15
  • 由国家食物与营养咨询委员会指导,农业农村部食物与营养发展研究所主办的“《中国食物与营养发展纲要(2025—2030年)》(简称《纲要》)学习贯彻落实座谈会”日前在京举行。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中国农业科学院院长吴孔明等出席会议并讲话,国家食物[全文]
    2025-03-20 02:07
  • 戴维·珀杜讲话画面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消息,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于当地时间12月5日在社交媒体上宣布,提名戴维·珀杜(David Perdue)为美国新任驻华大使。戴维·珀杜是一名共和党人,曾于2015年至2021年担任佐治亚州联邦参议员。特朗普[全文]
    2024-12-07 02:07
  • 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资料图)就乌克兰外交部有关“乌克兰加入北约才能保障自身安全”的表态,当地时间12月3日,俄罗斯总统新闻秘书佩斯科夫表示,这与俄罗斯关于安全不可分割的论点截然不同。一个国家的安全不能以损害另一国的安全为代价。这是俄[全文]
    2024-12-04 02:06
  • 极目新闻记者 唐佳燕近日,广西崇左大新县猴群泛滥引关注,有村民告诉记者,猴群破坏农作物一年损失几十万元,当地自然资源局则称,实情并非如网上所说那么严重,平时猴子也不会进入农户家中。专家分析称,猕猴数量增多并不一定意味着它已经“泛滥”,实际数[全文]
    2024-11-30 02:1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云南法制网 yn.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