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教育

这道作文题学生大呼超难,暴露的不止是写作水平偏低,更是教育的顽疾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

2024年第九十期(总第860期)


刚刚过去的初三期中考试作文题是这样的:


独立,是成长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自我决策的魄力,意味着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意味着独自负责的担当……请以“独立”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要求:将作文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作文内容积极向上,字数在600~800之间,不出现学校的真实校名、师生姓名等。

考完试之后,很多学生大呼作文题超难。学生的感受是不是真的呢?是真的。

一方面,与他们之前曾经做过的诸如“礼物”“___,我的最爱”“校园外的世界很精彩”等题目比较起来,这个题目要难得多,因其带有更强的思辨性。

另一方面,从实际作答来看,很多学生在题目理解上将“独立”和“独自”混为一谈,根本意识不到“独自”强调个体的单独行为或状态,而“独立”则更侧重于个体的自主性和不依赖性。选材也大多是“我要去参加研学活动,离开爸爸妈妈独立生活几天”之类,能把锻炼独立生活能力的经历写出来就算不错了,极少有谈及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作文。

学生写不好这篇作文,除了题目本身偏难,暴露出他们写作水平偏低的问题之外,更暴露出教育的顽疾——压根就没有给未成年人更多独立的实践机会。写作水平偏低不过是表层原因,我们的教育没有努力往独立的方向培养人,才是根本原因之所在。

先说学校教育。

虽然很多学校在教育目标上口口声声要将学生培养成具有独立、完整、健全人格的人,但到了实际操作层面,又常常说一套做一套。

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要之弊,便是成绩崇拜。很多学校似乎已将考试成绩和升学率视为唯一标尺,驱使学生们沦为分数的奴隶。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这些功利化的目标面前,它们显得如此苍白,如此无力。学生们的视野被局限在眼前的分数上,长远发展,成为独立、完整、健全人格的个体,早就被抛诸脑后。

再者,填鸭式教学大行其道。为了让学生在短时间内“吞噬”更多知识,以便在考试中“呕吐”出来,这种教学方式成了很多学校的常态。思维训练、学习方法?不过是些被遗忘的角落,或者在所谓的公开课上昙花一现而已。学生们在这样的教育下,不知不觉中就丧失了自主学习的能力,变成了“知识的容器”,何谈独立思考?

更为可悲的是,标准答案的枷锁紧紧束缚着学生们。为了迎合考试,他们只能死记硬背那些现成的答案。教师的反复强化,对标准答案的痴迷,更是让学生们不敢越雷池一步。创新思维、独立思考?在这样的环境下,如同被扼杀的幼苗,根本没有机会茁壮成长。

最后,权威导向的管理更是雪上加霜。有相当多的老师,为了维护自己的权威,要求学生们唯命是从,做“乖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学生们如何敢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独立思考、批判性思维?只能被这种环境无情地扼杀,依赖心理却如同野草般疯长。

再看我们的家庭教育。

许多父母过度保护与控制孩子,从生活到学习乃至交友,无一不插手,剥夺了孩子独立探索与尝试的机会。这不仅削弱了孩子的独立思考和决策力,还培养了依赖心理,降低了他们面对挑战的能力。

尤为突出的是,部分父母过分重视学习成绩,几乎不让孩子参与任何家务,认为这会干扰学习。这种观念导致孩子将学习视为父母的任务,而非自我成长的需求,出现了“我爱学习,学习使我妈快乐;我妈快乐,全家快乐”的荒诞表达。当孩子未将学习内化为个人责任时,独立生活与独立思考便无从谈起。

12年前,北京市中考语文曾经出过这样一道修改病句的试题:


根据文段内容,对下面两个画线病句的修改都正确的一项是( A ) 在学校开展戏剧学习、戏剧实践的过程中,①很多家长努力为孩子争取上台演出。他们希望孩子变得更加开朗、更加自信,②语言表达能力和表演水平得到改善。看来,家长们都非常注重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 A. 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B. 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C. ①句应在“演出”之后加上“的机会”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改变” D. ①句应在“家长”之前加上“学生” ②句应将“改善”改为“提高”

这个病句题,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没什么太大的难度。 我在带领学生做完该题之后,对他们说: “这道题的最大问题不在于病句修改,而在于其描述的事情本身就存在巨大问题,看看你们能否发现。 ”大多数学生对此茫然不知所之,他们除了病句之外,看不出任何问题。

进一步提示他们,将关注点聚焦在第一句话上,他们仍旧没有发现什么问题。无奈之下,我只好直接把我的思考告诉他们:戏剧学习、戏剧实践本是学校的活动,但却变成了“家长为孩子努力争取”,而不是“孩子自己争取”,这正是我们教育中的一大问题,如今我们对这样的现象熟视无睹,见怪不怪了。

甚至我们考试的语料,也默认这种做法的正确性,并且给这种做法找理由,归结为“家长们都非常重视对孩子综合素质的培养”。然而,这看似荒诞表达的背后,不正赤裸裸地反映某种教育的现实吗?

我们的学生,可能知道“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这样的名句,但他们更多不过是把这样的话当成知识记住了而已。无论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常常偏重于知识的传授与技能的培养,却忽视了给予学生深入思考“独立”真谛的机会,以及让他们在实践中反复锤炼“独立”能力的空间。如此一来,何谈铸就“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呢?

如果有一天,我们的学校,我们的家庭,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理念并将其付诸行动,鼓励学生探索、质疑、挑战,像孔子那样“知其不可而为之”,像孟子那样“虽千万人吾往矣”,那么独立就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当一个人真正拥有了独立的人格,独立的思想,撰写一篇关于“独立”的文章,还不是水到渠成,小菜一碟的事情吗?

我的视频号,持续更新中,欢迎关注。最近开始讲《古文观止》的公益课,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了公众号、视频号,来听一听。

欢迎关注我的新书《用减法教语文》,书中有很多能够反映我的教育思想的鲜活课例。具体内容可以点击下面的文章链接:


之前还写过另外一本书:《减法教育》,具体可以参见下面的文章链接:


图片来自网络,如涉版权,请联系删除

欢迎分享,若公众号转载,请联系授权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云南法制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为全面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发〔2014〕35号),积极开展粤港澳大湾区国际化教育改革个案试点工作,我校2025年面向江苏省考生开展基于高考基础的综合评价招生录取改革试点工作,即根据考生的“高考成绩(占60%)[全文]
    2025-04-26 10:56
  • 今天是2025考研倒计时2天紧张又满怀期待的研考就要到来 你是否还记得每一个清晨的闹钟⏰每一晚图书馆闭馆的音乐每一次想拿起又放下的手机每一条反复背诵的知识点 你是否还记得考研搭子暖心的字条亲朋好友温馨的鼓励躺在草坪上沐浴的暖暖阳光以及每一次[全文]
    2024-12-20 04:17
  • 中国教育在线留学指南频道主编赵刚美国东部时间2024年11月18日,美国留学最权威的官方年度报告Open Doors 2024在线发布。全球国际学生流动性怎么样?中国留美市场的形势如何?01美国留学的国际学生再创新高根据Open Doors[全文]
    2024-11-20 03:55
  • 本公众号为一线语文教师个人原创公众号,所有文章均为个人独立撰写,欢迎点击上方的“水寒说语文”关注。2024年第九十期(总第860期) 刚刚过去的初三期中考试作文题是这样的:独立,是成长的重要标志。它意味着自我决策的魄力,意味着自主解决问题的[全文]
    2024-11-14 03:52
  • 不知道有多少父母,在自家孩子作业上,像个一心扑在业务上的员工一样精耕细作,熬夜苦战,恨不得披星戴月,倾情投入,却偏偏忽略了一个简单的道理:学习这活儿,不是靠家长紧盯才起效的。可是,今天的很多父母,像是给自己扣上了“教育专家”的光环,誓言要把[全文]
    2024-11-14 03:52
  • 课程集中解决三个问题本次会议会在前期的基础上,对选科、数据整理及数据填报数据库,进行更为深度地分析。现场解决大家新高考第一年的痛点问题。1、新高考第一年,老高考录取数据如何整理?如何应对选科与招生计划不匹配,出现的复杂填报局面!本次培训会送[全文]
    2024-11-05 03:48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云南法制网 yn.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