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天问落“火”一周年 深空探测步履不停

5月15日是天问一号成功着陆火星一周年。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乌托邦平原南部预选着陆区,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着陆火星成功,标志着我国迈出了星际探测征程的重要一步,实现了从地月系到行星际的跨越,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人的印迹。

2021年3月4日,国家航天局发布由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拍摄的高清火星影像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天问一号创造历史

落“火”一周后,2021年5月22日,在地面人员的精心操作下,祝融号火星车驶下着陆平台;6月11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公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在中国航天发展史上,天问一号任务实现了6个“首次”:首次实现地火转移轨道探测器发射,首次实现行星际飞行,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软着陆,首次实现地外行星表面巡视探测,首次实现4亿公里距离的测控通信,首次获取第一手的火星科学数据。

在世界航天史上,天问一号不仅在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迹,而且首次实现通过一次任务完成火星环绕、着陆和巡视三大目标,充分展现了中国航天人的智慧,标志着我国在行星探测领域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作为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的抓总研制单位,航天科技集团五院研制队伍付出了艰苦努力。以祝融号火星车为例,它采用仿生“蝴蝶”式独特外观设计;外观显著位置安装国旗,让五星红旗闪耀火星;踏足火星后,在车辙中留下的“中”字印迹,充分体现了中国智慧。

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在北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这是“着巡合影”图。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天问一号成果丰硕

驶上火星表面后,祝融号火星车向着陆点南侧不断前进,并不断回传探测数据。在前进过程中,祝融号完成了火星表面地貌科学探测,顺利穿越多个地形复杂地带,并对石块、沙丘、撞击坑等进行了详细探测,利用表面磁场探测仪、火星气象测量仪、次表层探测雷达等载荷获得大量科学数据。

截至2021年8月15日,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运行90个火星日,圆满完成既定巡视探测任务,各项状态良好,开始超期服役。

2021年9月下旬至10月下旬,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和祝融号火星车进入自主运行模式,暂停科学探测工作,安全度过了首次日凌。

2021年11月,祝融号火星车与欧空局“火星快车”开展在轨中继通信试验,取得圆满成功。

2022年5月,我国科研团队利用祝融号火星车获取的数据,在地质年代较年轻的祝融号着陆区发现了水活动迹象,表明火星该区域可能含有大量以含水矿物形式存在的可利用水。

截至2022年5月5日,天问一号探测器环绕器在轨运行651天,距离地球2.4亿千米,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工作347个火星日,累计行驶1921米,两器累计获取约940GB原始科学数据,运行正常。

2022年元旦,国家航天局发布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从遥远火星传回的一组精美图像,向全国人民报告平安。这是环绕器与火星合影。新华社发(国家航天局供图)

深空探测步履不停

根据《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未来五年,中国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发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等探测器,完成嫦娥八号关键技术攻关,与相关国家、国际组织和国际合作伙伴共同开展国际月球科研站建设。继续实施行星探测工程,发射小行星探测器、完成近地小行星采样,完成火星采样返回等关键技术攻关。

记者了解到,目前,嫦娥系列探测器正按计划开展各项工作。天问二号探测器也已转入初样研制阶段,任务正在加快推进。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表示,中国的深空探测会长期持续,“能走多快走多快,能走多远走多远”。

巡天探宇,我国深空探测一直步履不停。

来源:新华社

火星天问一号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云南法制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新华社记者徐壮、施雨岑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全文]
    2024-08-07 02:18
  • 在网络空间中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网暴”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颗毒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将自8月1日起施行。新规有哪些亮点?如何精准整治“按键伤人”?海淀法院法官[全文]
    2024-07-06 02:14
  • 武汉的王先生总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声音也变得嘶哑,检查显示他的一侧声带长了一个黄白色肿物。此肿物并非恶性肿瘤,而是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表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教授余洋介绍,咽喉反流性疾病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全文]
    2024-06-06 02:00
  • 2月26日,北京全市160万名中小学生迎来春季学期,各学校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温暖的氛围迎接孩子们“回家”。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为了让同学们平安开心地开启新学期,市教委联合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开学日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并明确要求灵活开[全文]
    2024-02-28 02:21
  • 《2024新年家庭消费趋势调研报告》发布 理性和实用是消费主基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实际增长9%。而随着国家开放三胎生育政策及后疫情时代人们逐渐意识到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薄弱,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需求正在发[全文]
    2024-02-03 02:17
  • “价格到了400元100粒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个涨价有点太夸张了,已经翻了三倍了!”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家属,赵先生(化姓)看着连连上涨的药价无奈地说。近日,一种名为醋酸氢化可的松的激素类药物因短期内价格从不到百元暴涨至千元受到广泛关[全文]
    2023-05-27 02: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云南法制网 yn.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