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靶向蛋白降解药物:细胞内做“猎头”,“借刀”灭掉致病蛋白

靶向蛋白降解(TPD)技术是一项特异性地识别靶蛋白,利用细胞内固有的蛋白质降解途径直接降解靶蛋白的新技术。目前,TPD领域发展出了PROTAC、分子胶、降解标签、溶酶体靶向嵌合体、自噬小体绑定化合物等技术,这大大拓展了可降解的靶蛋白的范围。

近日,位于江苏的医诺康宣布完成近亿元天使轮融资,本轮融资资金将主要用于两个靶向蛋白降解(TPD)平台的扩展与应用,推进多项肿瘤和肿瘤免疫药物管线研发。

TPD是新药研发的热点领域。目前,全球有不少公司、高校或研发机构正在进行TPD药物的研发。我国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到TPD药物的研发中。

TPD技术究竟是什么?在为人类健康带来福音的同时,TPD技术又将面临哪些挑战和机遇?

在细胞内找到致病蛋白将其清除

蛋白质是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一切生物的基础,它们在生物体内不断地产生,又不断地死亡。

大多数疾病都与蛋白的表达或活性异常有关,有选择性地消除致病蛋白,将有利于治愈疾病。

目前,绝大部分药物是蛋白抑制剂,它们通过与致病蛋白特异性结合,来抑制其活性,以获得疗效。但目前可用抑制剂结合的致病蛋白数量有限,不到潜在致病蛋白总数的20%,80%的致病蛋白为不可成药靶点。

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色列科学家阿龙·西查诺瓦、阿弗拉姆·赫尔什科和美国科学家伊尔温·罗斯经过多年研究,发现了泛素介导的蛋白质降解。他们因此获得了2004年的诺贝尔奖。

泛素是一种多肽,由76个氨基酸构成,它能与蛋白质形成牢固的共价键,蛋白质一旦被它标记上,就会被送到细胞内的“垃圾处理厂”——蛋白酶体进行降解。

TPD技术便是一项特异性地识别靶蛋白,利用细胞内固有的蛋白质降解途径直接降解靶蛋白的新技术。这相当于在细胞内找到致病的“靶子”,并将它们根除。

“TPD药物就是借用细胞本身的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PS),将致病蛋白清除掉。”医诺康创始人解维林博士进一步解释说。

靶向蛋白降解的概念最早于1999年提出。2001年,学者们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蛋白降解靶向嵌合体(PROTAC)概念,合成了第一个靶向蛋白降解的嵌合分子。2013年,PAOTAC领域的第一家上市公司Arvinas诞生。

中国药科大学教授李志裕告诉记者:“PROTAC是让靶蛋白靠近E3泛素连接酶,被泛素化标记,并使靶蛋白被蛋白酶体识别、降解的新型药物分子。”

目前,TPD领域发展出了PROTAC、分子胶、降解标签、溶酶体靶向嵌合体、自噬小体绑定化合物等技术,这大大拓展了可降解的靶蛋白的范围。

极大扩展了可成药靶点范围

李志裕介绍,2019年,由Arvinas公司开发用于治疗前列腺癌的ARV-110成为第一个进入临床试验的PROTAC,其后3年间又有超过10个PROTAC也开始进行临床试验,且绝大部分的适应症集中在肿瘤领域。

相比PROTAC,分子胶的进展更快,目前已有分子胶药物上市,如用于骨髓瘤治疗的来那度胺和泊马度胺。

“虽然TPD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抗肿瘤药物的研发,但其潜在的应用领域将会非常广泛。”解维林说。

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我国在研的TPD药物有几十款,它们的主要适应症为癌症,也涉及阿尔茨海默病、自身免疫性疾病等其他疾病。

在解维林看来,分子胶和PROTAC的优势在于,它们有利于减少药物由于脱靶造成的副作用,也可以克服抑制剂药物由靶蛋白表达增高和变异引起的抗药性,还可以清除靶蛋白,消除其活性而增加药效。

李志裕认为,与传统疗法相比,TPD药物极大地扩展了可成药靶点的范围。此外,相较于传统的蛋白小分子抑制剂只能阻断靶蛋白的部分功能,TPD药物降解靶蛋白后可消除其所有功能。

“还有,TPD药物在蛋白被降解后,可以被释放出来,继续靶向其他蛋白,从而迅速降低靶蛋白的水平。这种将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分离开的潜力,意味着少量的降解剂可能对信号通路产生长久的影响。”李志裕说。

靶向蛋白降解药物面临技术挑战

虽说3位诺贝尔奖得主的研究成果奠定了TPD的理论基础,但TPD新药的研发直到近年才有了实质性进展,其中的技术挑战不言而喻。“这些挑战来自生物学和药物化学领域,例如如何设计、筛选、找到具有良好成药性的分子。”解维林解释说。

分子量大,被专家们认为是研发PROTAC药物首当其冲的难题。“根据‘类药五规则’,小分子药物的分子量要在500道尔顿以下,但PROTAC分子量大都在700道尔顿以上,分子量大会导致化合物透膜率低。大部分靶蛋白都存在于细胞内,只有PROTAC分子足够小,能穿过细胞膜,才会提高降解活性。”李志裕说,脂溶性也影响着PROTAC药物的生物利用度(药物制剂被机体吸收的速率和吸收程度),如果一个分子能尽可能多地穿透细胞膜,生物利用度才会高,但PROTAC分子又大多渗透性不强,要想让药物发挥活性,就得给予高剂量,这便又要解决潜在的毒副作用等难题。

“对于分子胶药物来说,目前研发的新药大多通过E3泛素连接酶的组成分子CRBN来降解蛋白,但即便是通过CRBN路径进行降解的蛋白,许多蛋白的功能也还不清楚。此外,针对大多数致病靶点的分子胶还很难设计。”解维林表示。

专家们表示,E3泛素连接酶的种类约600个,为防止CRBN出现耐药性,还需要发现更多可应用的且在人体内广泛分布的E3泛素连接酶,丰富TPD的“工具箱”。

值得欣喜的是,随着研究的深入,Dialectic Therapeutics公司的BCL-xL降解剂DT2216已将VHL作为E3泛素连接酶,目前处于I期临床试验阶段。此外,利用MDM2、RNF14、β-TRCP、clAP、RNF、DCAF16等E3泛素连接酶的TPD药物也在研发中。

当TPD药物的研发热潮呼啸而来时,对药物的验证标准和指南也亟须建立。李志裕指出,很多蛋白质具有生理功能,去除整个蛋白质,难以预测会给人体带来哪些负面影响;其次,PROTAC等TPD药物的合成很复杂,开发速度慢、成本高,还需要优化合成步骤。

“不过,不可否认的是,TPD已经催生出前所未有的新药研发机会,鉴于其拥有比现有的蛋白抑制剂更好的疗效和更广阔的应用范围,有望从根本上解决很多过去难以治疗的疾病,如各种肿瘤以及神经退行性疾病。许多业内人士认为,其未来的市场潜力将高达数万亿美元。”对于TPD的未来,解维林充满信心。记者 金 凤

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云南法制网立场,转载请注明出处
转发到:
拓展阅读
  • 新华社北京8月1日电题: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访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怀进鹏新华社记者徐壮、施雨岑教育兴则国家兴,教育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教育[全文]
    2024-08-07 02:18
  • 在网络空间中造谣、诽谤、侵犯隐私……“网暴”已经成为互联网时代的一颗毒瘤!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联合公安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网络暴力信息治理规定》将自8月1日起施行。新规有哪些亮点?如何精准整治“按键伤人”?海淀法院法官[全文]
    2024-07-06 02:14
  • 武汉的王先生总感觉喉咙里有东西,声音也变得嘶哑,检查显示他的一侧声带长了一个黄白色肿物。此肿物并非恶性肿瘤,而是咽喉反流性疾病的表现。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教授余洋介绍,咽喉反流性疾病是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至食[全文]
    2024-06-06 02:00
  • 2月26日,北京全市160万名中小学生迎来春季学期,各学校用丰富多彩的活动、温暖的氛围迎接孩子们“回家”。记者从北京市教委获悉,为了让同学们平安开心地开启新学期,市教委联合有关部门,全力做好开学日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保障工作,并明确要求灵活开[全文]
    2024-02-28 02:21
  • 《2024新年家庭消费趋势调研报告》发布 理性和实用是消费主基调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比上年实际增长9%。而随着国家开放三胎生育政策及后疫情时代人们逐渐意识到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薄弱,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需求正在发[全文]
    2024-02-03 02:17
  • “价格到了400元100粒的时候我们就觉得这个涨价有点太夸张了,已经翻了三倍了!”作为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患者家属,赵先生(化姓)看着连连上涨的药价无奈地说。近日,一种名为醋酸氢化可的松的激素类药物因短期内价格从不到百元暴涨至千元受到广泛关[全文]
    2023-05-27 02:00
阿里云服务器
腾讯云秒杀
Copyright 2003-2025 by 云南法制网 yn.gzxinw.cn All Right Reserved.   版权所有